?投稿信箱:tougao@gymhw.com |
| ||
貴陽因位于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,延用至今,已有400多年歷史。古代貴陽盛產竹子,以制作樂器“筑”而聞名,故簡稱"筑",也稱"金筑", 別名"林城"、"筑城",素有"避暑之都"之美稱。古稱: 倮(戰國中晚期至西漢成帝漢平年間(前28年))、晉樂縣(東晉313年)、矩州(唐)、貴州(宋)、貴州行?。鳎?、貴陽府(隆慶三年(1569年))、黑羊箐、金筑司等。后因貴陽處于貴山之南(今關刀巖),古代山南為陽,故賜名貴陽。 貴陽也是一座千百年來具有獨特人文氣息的城市。有人說,一個時代是一片樹林,城市則是這樹林中的大樹。當這片樹林在時代風云中嘩嘩作響時,貴陽,這棵云貴高原上的大樹,也正努力地吮吸著時代的養分,在歲月中枝展葉發。因貴陽森林覆蓋率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最高,又得名“林城”和“避暑之都”。獨特的夜郎文化孕育了貴陽這座依山傍水,四季如春,旖旎無限的魅力之地,作為高原腹部的中心城市,貴陽沿承不息的夜郎文化,繼往開來,在這優秀的文化基礎上,林城貴陽將以一種全新、獨美的面貌傾說這千百年來云貴大地上的事事點滴。貴陽市位于貴州省中部,云貴高原東側,川黔、貴昆、黔貴三鐵路交點,大西南川、滇、黔、藏四省中距出??谧罱氖?。因地處山地丘陵之間,享有“山國之都”的美譽。又地方述志記有:“郡為貴山之南(山南水北為陽)因得名……”因此即美名貴陽。 貴陽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,是貴州省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科教、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、通信樞紐、工業基地及商貿旅游服務中心?!百F陽”因位于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,已有400多年歷史。古代貴陽盛產竹子,以制作樂器“筑”而聞名,故簡稱“筑”,也稱“金筑”, 別名“林城”、“筑城”。 貴陽市土地總面積8034平方千米,占全省面積的4.56%。全市轄六區一市三縣,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,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正在建設的金陽新區。2009年末全市總人口(常住半年及以上)為396.79萬人。 2009年,全年實現生產總值902.61億元,完成財政總收入252.05億元,地方財政支出168.98億元。貴陽市始終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突出位置,每年財政支出中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%以上?!百F陽避暑季”生態旅游品牌效應凸顯,生態型工業經濟的發展后勁明顯增強,產業生態化格局漸顯。三次產業結構為5.5:44.6:49.9,全市第三產業比重連續三年高于第二產業,形成了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。 貴陽市地處東經106°07′至107°17′,北緯26°11′至26°55′之間,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,冬無嚴寒、夏無酷暑、雨量充沛,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4℃,年平均氣溫15.3℃,與地球平均氣溫接近,適宜人類居住與多種植物生長。貴陽涼爽的氣候贏得了“上有天堂,下有蘇杭,氣候宜人數貴陽”的美譽。2007年8月,中國氣象學專家組向貴陽頒發了“中國避暑之都”匾額。 喀斯特地貌分布廣泛,占全市國土面積的85%,形成了峰林、溶溝、峽谷、溶洞為一體的絢麗景觀,是名副其實的公園城市,從花溪、天河潭、南江峽谷到息烽溫泉,到處是景點,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。 森林覆蓋率達41.78%,已經形成“森林圍城、森林綠城、森林護城、林在城中、城在林中”的生態大格局。2004年,國家林業局授予貴陽市中國首個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稱號。森林的高覆蓋率使貴陽市空氣含氧量充沛,空氣質量優良率在95%以上??傞L達374公里、總面積達228.52萬畝的一環林帶和二環林帶,就像環繞在貴陽周邊的兩條綠色項鏈;而城市周邊的幾個森林公園和正在建設中的林帶主題公園,就像點綴在項鏈上的珍珠。環城林帶提供了富足的負氧離子,平均每立方厘米達2700個以上,超過正常值的幾倍,居全國各著名景區的前列,可謂“天然氧吧”。 礦產資源豐富,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鋁土、磷、煤等50多種。其中鋁土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五分之一,開陽磷礦是全國三大磷礦基地之一,清鎮煤炭儲量大。 貴陽居住著漢、苗、布依、仡佬等51個民族,這是一個多民族和諧相處的大家庭。長期以來,貴陽市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著燦爛的民族文化,如“三月三”、“四月八”、“六月六”等多民族生態文化,形成了五彩繽紛、百花齊放的民族文化“大觀園”。 2007年底,貴陽市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決定,確定了貴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基本內涵和戰略目標:生態環境良好,生態產業發達,文化特色鮮明,生態觀念濃厚,市民和諧幸福,政府廉潔高效。 為了把貫徹科學發展觀、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納入法制化軌道,貴陽制定了《貴陽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》,這是國內首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地方性法規;貴陽還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生態文明城市指標體系和監測辦法,從生態經濟、生態環境、民生改善、基礎設施、生態文化、廉潔高效6個方面來衡量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成效。 貴陽市把解決民生問題擺在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突出位置。保護“兩湖一庫”、實施“暢通工程”、打擊“兩搶一盜”,縱深推進“三創一辦”,件件關乎群眾生活。與此同時,貴陽通過實施“綠色工程” 、“藍天工程”、“碧水工程”、“寧靜工程”四大工程來美化人居環境,“宜居、宜業、宜游”的城市風貌得以充分體現。 在建設生態文明的總抓手下,貴陽市著力轉變發展方式、著力保護青山綠水、著力改善民生、著力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、著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、著力完善法規制度,成效明顯,產業結構明顯優化、生態環境明顯改善、市民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、城市功能明顯完善、市民文明素質明顯提高、創新體制機制取得明顯效果。2009年6月,國家環保部將貴陽列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。 貴陽市花為蘭花、紫薇。 貴陽市樹為樟樹、竹子。 |
版權所有? 貴陽門戶網 |